应秋而“养”有良方 秋日养生指南
2025-09-13 08:17:1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北方网 | 编辑:王江林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50

秋季养生的核心在于“养收”,顺应自然界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的规律,中医外治法通过作用于体表经络、穴位或皮肤,可调节脏腑功能、敛阴润燥,预防秋季常见不适(如燥咳、皮肤干燥、易疲劳乏力等)。以下是秋季养生的中医外治法,助您应秋而“养”。

一、穴位贴敷

针对秋季常见不适,可选择不同功效的穴位贴敷。祛湿化痰贴适用于秋季湿气残留、痰多胸闷者;止咳贴则适用于秋季燥咳,贴于肺俞、膻中穴等部位,缓解干咳少痰、咽干等症状;小儿肺贴可预防小儿秋季肺燥引发的感冒、咳嗽。

二、脐灸

夏季若贪食生冷,易致湿气内积,到了秋季便可能出现拉肚子的情况。脐灸通过温热刺激肚脐(神阙穴),改善秋季因夏季遗留湿气引发的腹泻、腹痛、腹胀等不适,同时增强脾胃阳气,为秋季“养收”筑牢基础。

三、中药熏蒸

秋季干燥易导致皮肤脱皮、瘙痒、关节僵硬疼痛,中药熏蒸可通过中药药性与温热作用,滋润肌肤、疏通气血,同时调理脏腑,实现内外兼治。

四、铜砭刮痧

秋季易因情志不畅、气血运行减慢出现气滞血瘀,铜砭刮痧可有效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。刮拭背部膀胱经,能缓解秋燥引发的疲劳乏力;刮拭肺经,可疏泄肺经郁热,改善咽干、咳嗽等症状。

五、拔罐疗法

秋季拔罐应“温和润燥、顺应养收”,闪罐法温和无刺激,适合老人、儿童及体质偏虚者,可改善秋凉引发的头痛、颈肩不适;留罐法可以缓解秋燥引发的干咳、咽干等症状。

责编:王江林

来源:北方网

  下载APP